鄄城县:小麦保护性耕作突破35万亩大关

作者:鄄城县农机局 申明治 本站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8日

  今年,保护性耕作技术已在鄄城县所有乡镇(街道办)全面铺开,17个乡镇(街道办)共实施小麦保护性耕作面积35万亩,新增3万亩。全县新建500亩以上连片保护性耕作示范点17个,1000亩保护性耕作示范园3处,保护性耕作形成了由点到面的扩张。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据测算,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相比,一季作物可减少作业工序3~4道,省工5~8个/亩,节省柴油约3.2公升/亩,节水35~65立方米/亩,减少化肥投入量10%左右,增产5%~15%,综合经济效益每亩可达80元左右。

  在今年的三秋生产中,鄄城县农机局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会、发放明白纸、举办电视讲座等多种形式,使群众充分认识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优越性,掌握相关技术,加快应用农机新技术、新机具。选择农业基础较好的乡镇和地块,建立示范点,依托遍地开花的示范点,重点推广实施小麦免耕播种、深松、秸秆还田等保护性耕作技术。充分发挥农机购机补贴政策的推动作用,做到补贴机具向保护性耕作机具倾斜,这大大提高了农民购买保护性耕作机械的积极性,为全面完成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