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武县: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现状及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作者:菏泽农机化信息网 本站发布时间:2014年07月13日

  近年来,成武县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小麦、玉米生产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县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不断加大,广大农民对经济作物生产机械需求不断增加,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迫在眉睫。为切实了解成武县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水平,加快农机化科技创新步伐,推动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发展,为下一步开展经济作物机械化作业推广工作提供依据,成武县农机局组织推广站3名技术人员,深入到全县4个经济作物种植业发达的乡镇,对大蒜、棉花、马铃薯、花生等主要经济作物的种植情况、机械化收获情况及机械化普及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成武县主要经济作物种植情况

  成武县经济作物种植受自然条件和传统种植习惯的影响较为突出,各乡镇均有种植,但又各有侧重,呈现出“零散分布、相对集中”的特点。目前,全县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约89万亩,其中大蒜种植面积46、5万亩,主要集中在大田集、白浮图、张楼等地;棉花种植面积35.5万亩,各乡镇均有分布;马铃薯、花生均种植面积均3万亩 主要集中党集、南鲁等镇地。大葱、山药等在部分县有零星种植,但种植面积很小。

  二、成武县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现状

  近几年,全县大蒜、棉花、花生、马铃薯等大宗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一直较低,农民劳动强度很大,劳动生产率很低,严重制约种植面积的扩大和产量的提高。

  1、大蒜,耕整地和植保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其它种、收等环节因无合适机具,基本靠人工完成。 棉花,棉田耕整、播种、中期田间管理及棉花秸秆收获等环节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棉花收获环节一直完全依靠人工采摘。

  2、花生、马铃薯,耕整地和植保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种植环节主要靠人工作业,收获一般是农民自制的简易单铧犁进行,除茌平县推广部分花生收获机,其他基本没有专用花生收获机。

  3、 棉花,棉田耕整、播种、中期田间管理及棉花秸秆收获等环节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棉花收获环节一直完全依靠人工采摘。

  4、其它经济作物,如大葱、水果等的耕整地和植保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种、收环节都没有专用的农业机械。

  三、成武县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长期以来的农业生产理念和习惯,使得大部分的农户仍然热衷于最基本的粮食作物的种植,一是自身有经验,二是农户有从众心理。

  2、受到农艺的制约。大蒜生产,有些垄距、行距不统一,缺乏统一的种植标准,导致收获破损率较高,生产效率不高,费时费力而效果却不好,不能满足种植户的要求,示范推广不成功,农户都不愿购买使用。严重影响了收获机具的适用性,影响了机具的推广使用。种植花生,农民习惯在麦地平作套种花生,机械化收获受到很大影响。

  3、种植较为分散。由于受经济作物本身种植特性和农民传统种植习惯的影响,没有形成规模化种植,种植区域较为分散,种植面积相对较小,即使种植规模较大的经济作物也没有做到百亩以上成方连片的种植,造成机械不能较大规模作业,直接影响了作业效率和收益,影响机械的有效推广应用。

  4、其它经济作物,如马铃薯、山药、大葱、水果等的耕整地和植保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种、收环节都没有专用的农业机械。

  5、政策扶持力度不够,难以激发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国家对小麦、玉米的机械化生产重视程度高,扶持力度大,而对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的扶持政策太少,广大农民对经济作物生产专用机械购买和使用的积极性不高,甚至由于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太低,部分农户弃种经济作物,改种粮食作物。

  四、促进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1、加快土地流转步伐,改善经济作物生产环境,建立稳定的生产基地。发挥区域优势和技术优势,以现有的大田集、白浮图、张楼等乡镇为重点,通过实行耕地的流转实现经济作物大的大规模连片种植,为实现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奠定基础。

  2、加大宣传推广的力度,农机部门要积极推广应用示范新技术、新机具,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然后农民才会去购买新型农业机械。

  3、促进农机农艺的进一步结合。种植模式、收获模式、管理模式等各个环节要利于机械化发展,把传统农艺和农业机械化生产结合起来,逐渐探索出一条适用经济作物的种植与收获的技术路线。

  4、加强技术培训工作。经济作物种类、品种繁多,技术性强,更新快,需要较强的科技人员作支撑。因此必须抓好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广大机手和种植户的技术素质、操作技能和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让他们真正懂得机械的构造、原理,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以更好地发挥新机具的作业性能,加快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的应用和推广步伐。

  5、充分发挥农机服务组织的作用,促进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农机专业户、农机大户、农机合作服务组织是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力军,他们最了解农业、农民、农村及农艺的要求,在研制和引进试验过程中要虚心征求他们的意见,在推广应用中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利用他们搞好示范带动,促进全县经济作物机械化快速发展。

  6、建立示范基地,搞好新技术新机具推广。把重点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列入创新示范工程项目,建立和扩大示范基地,发挥其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