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胶州市实施“互联网+农机深松”,不仅仅是一种耕作技术的推广,一个财政项目的实施,一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其鼓励创新的理念,敢于担当的勇气,善于破题的智慧,以及推动农机化发展的放大效应更值得我们总结。
一是推动了现代农业绿色发展。实施农机深松整地的最大成效在于有效打破多年形成的犁底层,改善土壤耕层结构,促进农作物产量增加,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在今年春旱的情况下,胶州市开展深松作业的地块蓄水保墒、抗旱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尤为明显,已经得到了广大机手和农户的充分认可,这正是实施深松作业补助项目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是打造了深松项目示范样本。采用信息化监管,将农机部门从繁重的人工检查中解脱出来,既保证了作业质量和数量,也降低了廉政风险,在精准、效率和成本等方面的优势尽显,更为县域实施农机深松整地工作创造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去年三秋期间,青岛市在胶州市洋河镇召开秋季深松现场推进会,推广了胶州市开展信息化监管的做法。2016年,青岛市明确提出深松作业监测方式由“以人为主”向“以机为主”转变,山东省提出所有深松项目县原则上都要加装深松智能监测装备。
三是促进了农机化发展提档升级。实施农机深松整地,直接促进了农业机械大型化、智能化发展,去年以来,全市新增大马力拖拉机200多台,动力机械升级换代的步伐加快,结构更加优化。同时,广大农机手纷纷成立农机合作社,寻求抱团发展、共同致富,胶州市因势利导,大力开展智能农机合作社建设,推动农机合作社这一新型经营主体规范发展,做大做强,为发展精准农业等提供了有力条件。
四是优化了农机化发展环境。实施“互联网+农机深松”,公正公平地落实惠农补助政策,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充分的获得感,为胶州市农机部门赢得了广大农机手和农民的热烈拥护和充分信任,全市农机系统的组织能力、攻坚能力得到了锻炼,农机工作在青岛市系统考核中连续两年位居第一,在胶州市委市政府目标考核中名列全市第九,首次跻身优秀等次。胶州市推进全程机械化工作在去年全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现场会上,作为全国农机系统唯一典型推介了经验。良好的环境,吸引国外农机巨头纷至沓来,今年以来,已有德国克拉斯、美国赛博瑞等企业通过农机部门牵线搭桥,赴胶州就投资农机产业发展考察洽谈,农机化发展的广度正在不断拓宽。(张学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