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山东省滨州市紧紧抓好农机修配管理、职业技能鉴定、农机投诉打假等常规业务,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全市农机维修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确保了农机维修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1、农机维修服务能力建设持续发展。全年共核换发农机维修网点技术合格证书42 个,每个县(区)达到40家并全面实现了“全国农机维修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化管理。加快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建设进度,目前已完成26家建设目标任务。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净化了农机维修市场,保障了广大机手的合法利益。创新开展互联网+农机服务业务,微信二维码成为机手、农民与维修点、合作社之间的沟通交流的一个综合的开放平台,便于增强互动与信息共享,成功实现“双赢”。
2、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大幅提升。坚持与农机监理挂牌业务相结合,引导农机户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全年共完成农机职业技能鉴定1319人,上缴鉴定费229580元,超额完成省站下达的全年800人的任务指标和市局下达的全年1300人的任务指标。
3、农机质量监管工作规范化水平有效提高。3月份组织开展了2015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宣传咨询及春季农机打假护农活动。发放宣传材料500余份,解答问题20余件。加强规范化建设,切实履行好投诉监督职责。组织开展农机化“质量月”活动,配合农业部和省农机局开展大中型轮式拖拉机和玉米收获机质量调查工作。
4、“三夏三秋”农机维修服务工作及时有效。“三夏、三秋”期间,累计投入各类农业机械4.6万余台(套),依托农机具售后服务技术人员和全市18家星级文明农机维修网点,组织、培训农机维修技术人员100余人,成立维修小分队10个,出动农机维修流动服务车30辆,深入乡村农户、田间地头,开展巡回农机维修服务,指导帮助机手检修、维护机械和提供配件供应,保证机械的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