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齐河出台政策,全面启动由村支书、主任等村干部作为领创人,出资入股成立合作社,吸纳其他服务组织和农户为合作社成员。目标是到2016年底,全县合作社作业面积占全县农机作业总面积的90%以上,全县大中型农机加入合作社比例达80%以上,基本形成装备结构优、服务保障强、经营效益佳、运营管理好的发展新格局,力争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均收入4万元以上。针对村集体经济薄弱的实际,启动时,县财政按照每个合作社配置价值15万元农机的标准,帮助其配齐农机装备。其中,合作社承担70%,可分两年还清;县财政补贴30%的启动资金,并承担延期付款产生的利息。
此举将村干部的个人利益与村集体、合作社的利益焊接一体,把强村富民的党性要求和法律责任有机融合,极大激发了村干部的内生动力。目前齐河已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603家,其中党支部领办型340家;拥有大型机械3856台(套),资产总额达到4.2亿元。建成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2个、省级示范社3个。合作社流转土地1.5万亩、托管土地5万亩,今年完成深耕15万亩、深松35万亩,耕种收植保作业396万亩,预计实现经营收入2.13亿元,利润1.2亿元,为贫困户减免作业费150多万元。全县“三夏”、“三秋”生产时间缩短为3-5天和10天,并推进了粮食生产标准化,全县小麦、玉米获得绿色食品A级标准。1016个党支部中,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的达到229个,空壳村全部归零。党支部直接领创及参与合作社管理,切实解决了农村党支部服务群众无手段、无载体的问题,扩大了影响力、凝聚力,2015年新发展的农村党员,合作社社员占到三分之一。
党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找到了新形势下深入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推动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持续增收、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改变农村面貌的新渠道,落下一子活了全局,推动农村各项工作整体上了大台阶。(德州市农机局 刘绍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