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县:农机合作社健康快速增长蓬勃发展

作者:薛玉霞 本站发布时间:2016年10月26日

  为使合作社健康发展,齐河县农机局因势利导,综合施策,坚持扶大扶优扶强原则,合作社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质量也不断提,保持了健康快速增长蓬勃发展的喜人势头,呈现出五大特点:

  一是农机合作社已成为本地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农机服务全程化。合作社负责人常年从事农机化作业服务,具有丰富的生产经验,作业质量过硬,深受群众认可,通过组织农机户和农户采取带机具、土地、资金、技术入社创建服务实体,为当地百姓提供机耕、机播、机收、排灌、植保等订单式、合同式、菜单式、保姆式、“一条龙”农机作业服务,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并逐步向产前产后环节延伸,由原来单一的农机作业发展到现在的农机维修、配件销售、农资供应、农业运输、农机培训、示范推广、跨区作业、粮食烘干、农产品初加工、林果蔬菜生产等多种经营。农机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成为我县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主力军,逐步向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全程化发展。

  二是农机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土地流转、土地托管,从事粮食生产经营的主力。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积极利用夏、秋换茬时机,流转土地,争取土地相对集中连片,实现适度规模经营。解决个体经营小而散的格局,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利用拥有的粮食烘干设备,提供粮食烘干服务,提升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户增收、社员致富“三赢”。

  三是农机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农机跨区作业的主力。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全国各地联合收割机保有量快速增长,油料的涨价和用工成本增高,使跨区作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作业效益的逐年下降,单打独斗的散户逐步退出跨区作业行列。合作社带头人拥有多年跨区作业经历,组织机械“抱团”外出,在全国粮食主产区有相对固定的老根据地,同时不断开辟新的作业战场,与外地农机合作社联合,相互承担中介职能,确保对方在本地作业“有活干、有钱赚”,合作社已经成为跨区作业的中坚力量。

  四是农机专业合作社已成为新装备、新技术示范推广和项目实施的重要载体。通过院(所)社共建,合作社为科研院所提供“试验田”,进行新品种、高产稳产试验推广;通过企社共建,新装备新技术在合作社进行实验示范和推广,合作社装备结构得以优化,农机装备逐步高端化,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率先在合作社中推广应用,让更多的农户不需要购置农机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机械化服务;同时合作社还成为农业、农机化项目及公益化服务的主要承担者。

  五是农机合作社已成为农机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主力军。齐河县农机局发挥部门行业优势,积极引导承担农机化推进项目的农机合作社、村党支部领建创建农机合作社要承担社会责任,履行扶贫义务,积极通过“合作社+贫困户”的精准扶贫模式,针对老弱病残、劳动力不足、资金短缺的贫困户,在春耕、三夏、三秋等重要农时免费(减半)为贫困户进行耕、种、收等农机作业;深松作业注重将贫困村纳入试点范围,重点向贫困户倾斜,通过免费深松,提高土地质量;利用土地换茬的有力时机,以贫困户土地入股合作社,或将土地纳入农机合作社托管,通过托管费用上的优惠减免,及粮食的增产增收来增加收入;通过培训,合作社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成员进社就业,实现贫困户的精准脱贫。

  截至目前,全县共扶持和发展农机合作社603家(工商注册),其中,党支部领办创办型340家、大户带动型253家、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2家,省级农机合作社示范社3家,“企社共建”农机合作社10家,市级农机合作社示范社15家。(薛玉霞)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