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滕州市三秋农机化生产全面告捷。据统计,全市累计上阵机械4万余台(套),其中玉米联合收获机达3000余台,引进外来达1000余台。玉米机收秸秆还田率达98%,完成深松深耕面积46万亩。今年的三秋生产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农机作业质量高。严格农机作业质量标准,举办了技术培训班和现场演示会,大大提升了驾驶操作者技术素质,保障了作业质量。继续推广玉米联合收获—秸秆精细化粉碎还田—土地深耕(松)—小麦宽幅精(少)量播种“一条龙”作业,将秸秆粉碎还田作为开展三秋工作的重点来抓,有效解决了秸秆堆积和焚烧问题,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了耕作质量,作业能力大大增强。
新技术推广效果好。延伸技术推广领域,积极推广玉米籽粒收获、秸秆青贮、粮食烘干和小麦深松分层施肥精量播种技术,召开了作业演示会,有效扩大了新技术应用面积,全力推动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建成玉米籽粒收获和小麦深松分层施肥精量播种示范基地4处,秸秆青贮面积8000亩,发展粮食烘干机32台(套),日烘干能力达1200吨/天。
机械调度有序。科学合理调度机械,实现统一作业,规模化生产,提升作业效率。镇(街)、村(居)之间相互支持,对辖区内的作业机械进行统一调配、统一有序开展流动作业。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的优势,积极推行生产“全程作业、技术标准、生产资料”“三统一”服务模式,开展“一条龙”作业和订单式、托管式服务,促进机具合理流动、高效作业,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和组织化程度。加强与安徽、江苏、河南和济宁等周边地区的联系与沟通,认真做好作业机械供需协调工作,满足秋季农机化生产需要。
安全监管力度大。今年和往年相比,安全重视程度、宣传力度和检查频次都是历年最高。该市农机局设立了24小时安全值班电话,确保第一时间处理突发事件。农机监理人员深入农机生产作业第一线,对参加作业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实施安全监督检查,对存在不安全因素的农业机械,督促机主及时进行保养维修,决不允许机车带病作业。累计出动宣传车60余次,发放安全资料2000份,开展安全检查30次,不留任何死角,有效防范了农机事故的发生。
后勤保障有力。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由4位局长带队组建技术服务队深入生产第一线,切实帮助农民群众解决在三秋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充分利用农机跨区作业服务直通车、“农机通”平台、手机短信、媒体等渠道,为机手免费提供天气预报、作业市场、作业动态、维修加油等有关信息,引导机械合理有序流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设立农机用油保供站23个,有力地维护了农机作业市场秩序。(张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