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使保护性耕作技术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近日,鄄城县农机局组织百名村干部深入到董口镇王坡楼村、凤凰镇许集村、红船镇李庄村三处县级农机科技示范园观摩保护性耕作小麦长势情况。
在示范园现场,局高级工程师解相光同志现场介绍了保护性耕作小麦种植技术及推广情况,他指出免耕小麦每亩基本苗在18-20万株,深浅适宜,根系发达,长势良好,而且这一技术保墒抗旱,省力省肥,优势明显。观摩团望着一片片整齐、粗壮的麦苗,对比用传统播种方式播种麦苗,都禁不住连声叫好。红船农机合作社社长李明奇说:“我原先听说保护性耕作技术叫‘懒汉’种地,小麦一定长得不会太好,今天一看,没想到用保护性耕作种植法种植的小麦那么好,长势喜人”。
鄄城县农机局局长史乃新介绍说:“由于小麦保护性耕作是一项突破传统的全新播种方式,是一项高产并且节省成本的先进技术,许多农民对这一项技术了解不深。我们利用这种形式,一方面让农机大户‘见多识广’的群体进行评论,达到宣传的目的;另一方面让农机大户看到这一技术效果,能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目前,鄄城县共建立3个县级和17个乡级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面积近32万亩,保护性耕作小麦苗情长势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