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农机服务队下乡,指导农民抗旱,提供技术服务,常常可以发现,同样的地块,同样的耕作模式,同样的夏播玉米,其抗旱能力并不一样。
前天上午,在招远市阜山镇万家村村东的一片麦收后播种的玉米地里,村民万瑞正和万学福都在抽水浇自己家的玉米,从没有浇过的玉米情况看,万瑞正家的田里虽然也很干旱,但玉米长得很粗壮,还没有出现叶片打蔫情况,玉米根系发达。而万学福家的玉米,三、四片叶子都各自卷成了筒。
问起原因,万学福说:“我家里有旋耕机,每年我都是自己旋耕一下这片地,然后种小麦。去年种麦子前,瑞正家用的是合作社的深松机,听说深度可以达到30多公分,我还是用自己的旋耕机,旋耕机耕作深度只有15公分左右,用的年份多了,下层土壤板结,这个我知道,我图方便,还是用了老方法,结果在今年这个干旱之年,尝到了苦头,我的小麦长得就没有人家的好。这不,玉米的抗旱能力也不一样,今年秋天,我也要让合作社给我深松一下子。”
通过这几天的观察、对比,深松和保护性耕作的土地里的作物,其抗旱能力确实优势明显,这两天,笔者也成了深松技术的宣传员。(招远市农机局 温勤山)